How to Become a Thinker─ 孔祥重院士蒞校演講實錄 校 記錄/黃馨瑩

H ow t o Beco m e a T h i n ker─孔祥重院士蒞校演講實錄
How to Become a Thinker─
孔祥重院士蒞校演講實錄
記錄/黃馨瑩
孔祥重(H. T. Kung) 1963年(民國52年)高三丁班
學歷: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系畢業;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數學博士
校 友 憶 往
經歷: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電腦教授、美國哈佛大學資訊科技與管理博士
學程共同主席、行政院生物技術產業策略會議(SRB)海外專家與科
技顧問、行政院科技顧問。
現職:美國哈佛大學電腦與電機系蓋茲講座教授、電信國家型計畫顧問。
榮譽:1990年中央研究院院士、1992年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。
孔祥重畢業照
孔教授研究領域包含平行演算法,大型積體電路架構設計、行動計算
與電腦網路等。其陣列式平行處理的學理與技術,對計算機科學帶來革命
性影響。
學生時代的經驗
來高中演講是我最感興趣的,因為高中階段是訂定一生目標的關鍵時期。或許
各位現在不覺得,但是以後會這麼認為;或許各位覺得現在學習這些科目很無趣,但
是各位應要利用這個機會來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,因為學了這一門課,可以幫助各位
學習另一門課。高中時期的學習,是一生很好的經驗。今天的講稿投影片都是以英文
呈現,我聽說各位的英文很好,所以我並不擔心。接下來和各位聊一聊我學生時的經
驗:我在基隆長大,基隆中學畢業以後,我的父親認為到臺北讀高中比較好,所以我
參加聯考,考上了成功中學。以前從基隆到臺北沒有高速公路,每天就搭1個多小時的
火車到臺北車站,再走路到成功。就這樣通學了2年,到了高三,因為要準備考大學,
不想花太多時間通車,所以住在臺北學苑──這是給外地學生住的地方。因此,上學
就從敦化北路沿著現在的南京東路騎腳踏車到成功,當時南京東路都是稻田。每天到
了學校都要參加升旗典禮,也還記得每年的校慶,都要參加閱兵典禮及踢正步分列
式。印象很深的是,我的高一英文老師很厲害,上課時給我們一本英文字典,告訴學
生說是否能找個英文字是老師所不認識的,結果同學們找的每個字他都可以回答得出
來,真是不同凡響!我的物理基本上是在成功中學學的,我覺得當時成功中學的老師
都是很好的老師。
��90.indd 183
183
2012/5/7 ��5:17
思考是無可取代的
做為一個人,最重要的一件事
是「會想」。做為一個人,如果僅是
努力工作,還是不夠的。各位知道,
牛馬這些動物也是從早到晚努力工
作。人生而為人的意義,就是要對社
會有一些特殊貢獻,而能有特殊貢獻
就是要藉由「想」。然而「想」,不
是「亂想」,而是要「深思」,深思
1960年代的臺北火車站月台
是費神且需要「自律」的,「深思」
是無可取代的。我用以下的故事為
例:牛頓和愛因斯坦兩位科學家,對
地心引力的速度有不同的看法。牛頓
認為地心引力的速度是瞬間的,而愛
因斯坦認為地心引力的速度和光速一
樣。直到2002年科學家做了很大規
模的實驗,才證明了愛因斯坦的想法
是對的。愛因斯坦終其一生沒有做過
實驗,當時也並沒有電腦可供計算,
他純粹是透過縝密的思考、觀察並分
1960年代上學的路隊,攝於今之濟南路與紹興南街
路口。
析,才能得到結論。
如何深思—四大建議
如果各位不想迷迷糊糊過一
生,或者各位有心從事研究,就應
該「深思」。我有四大建議:1.胸懷
大志追求知識;2.建立自己的思考模
式;3.抓住機會勤於思考;4.尋求獨
處。各位應該趁年輕精力旺盛、尚未
習得學與思的壞習慣時,趕快做這些
很重要的事情。
1960年代放學時,學生井然有序的自車棚牽出腳踏
車。照片右方背景建物為前排教室,即今四維樓位
置。
184
��90.indd 184
2012/5/7 ��5:17
H ow t o Beco m e a T h i n ker─孔祥重院士蒞校演講實錄
校 友 憶 往
孔祥重教授演講投影片
胸懷大志追求知識
很多年輕人以為賺大錢很重要,每個時代也都有非常有錢的人,但他們從未是歷
史的焦點,因為他們對於人類文化並沒有舉足輕重的貢獻。然而牛頓與愛因斯坦就不
同,他們對人類的貢獻是無可取代的。當然要有牛頓與愛因斯坦的成就是非常困難的,
即使能達到他們的百分之一,也已經算是不錯了。其實我的意思是,各位一定要胸懷大
志,唯有胸懷大志,才會「飢渴」。人之所以不同於牛馬,在於牛馬只對食物飢渴,而
人類應對知識感到飢渴。如此一來,即使我們不是成為牛頓或愛因斯坦,在社會上仍會
有一定的貢獻與價值。因為現代社會講究知識與創意,故應期許我們自己要對人類文化
有所影響、對眾人做事的方法有所影響。當然,各位如果要能保持「飢渴」與好奇心,
就不可以盡信權威。凡是人,都無法預知未來,前輩做得再好,仍不可能知道後續會如
何,因此各位的機會是永遠比前輩的更好,所以要期許自己超越權威。
建立自己的思考模式
思考時如果能寫出來,有助於思緒的組織並解決思考的漏洞。有些人在做文獻探
討時做過頭了,認為文獻探討就是要懂得所有過往的知識,然而若焦點全放在過往的
知識,就很難有所進步。因此從事文獻探討時應該想的,是如何從文獻取得靈感,得
到新的方法;既有的知識絕不是極致不可顛撲的,所有的學門領域都是不斷進步的。
別人對自己的批評,應把它視為成就自己的動力;沒有任何批評,也不見得是件好
事,面對批評,不應動怒,也不應該就此放棄。每個人的思考方法都不同,應該尋求
對自己最有效的方法。
185
��90.indd 185
2012/5/7 ��5:17
抓住機會勤於思考
如果發現自己腦袋開始很靈光、充滿想法與興趣時,應該心無旁騖繼續想,而不
應把時間浪費在上網、打電話或吃東西等事。必須將想到的點子立即寫下來,並且再
延伸,如果不這樣做,想法稍縱即逝,再也追不回來。各位可以利用智慧型手機或平
板電腦等任何工具輔助思考及記錄。此外,想要趕快入睡,最好的方法就是「想」,
「想」並非「胡思亂想」,而是思考問題間的關聯性。我的經驗是通常想了幾分鐘以
後就睡著了,而第二天醒來時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,此時,應立即將想法寫下來,如
果不寫下來,這一覺便是「白睡」了。每一次的睡眠都不能白白浪費,因為睡眠時頭
腦仍在動,既然頭腦在動,我們就要運用。我常利用睡眠的過程解決問題。
尋求獨處
創造力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源源不絕。我鼓勵各位要能獨處,這好像與多數父母師
長的見解不同。父母師長都不希望各位在家當宅男,但是如果能做一個勤於深思的宅
男,也不見得是壞事。凡偉大的作品都只有一位作者。因為能獨處,才能靜下心來思
考並聆聽別人所聽不到的聲音;只有獨處,才能安靜的聽到內在的聲音。如此,當機
會來臨時你才能知道並即時抓住。建議各位每天應花1至2小時深思,是proactive(主
動積極預做設想),而不是reactive(為了因應問題才去想)。舉例來說,當我聽演
講時,通常講者還沒有講完,我已知道他所要表達的意思了,因為我會積極思考,如
此,便可以判斷此人言論的虛實與價值。閱讀也是一樣,閱讀時應當邊讀邊想,思考
作者與你的想法是否一致,如果作者想得比你更精闢有理,那麼你該向他學習;如果
你比作者先想出結論,那麼你不應再浪費時間向他學習。在哈佛大學真正極為優秀的
學生約佔3%至4%,每一位極為優秀的學生──沒有一個人例外──都是在還沒有進入
大學以前,就已經進入情況,如果等到上大學才開始學習,已經太遲了。也就是說,
要成為一位科學家,在高中時期就應下相當大的工夫,因此高中時期非常重要,如果
對某個主題有興趣,就應馬上從事,不要等到以後。
結論
我們的問題因「深思」,所以迎刃而解,這
就是最高層次的滿足。有些人一生不曾深思過一
次,總是盲從,這樣的人不會真正的快樂,也不會
有所成就。要過真正快樂滿足的生活,就必須學會
深思。做一個深思的人,不是一蹴可幾的,必須學
習,必須有紀律與信心,還要有深思成功的經驗,
才能持續深思。因此各位應該要及早學會深思,如
186
��90.indd 186
2012/5/7 ��5:17
H ow t o Beco m e a T h i n ker─孔祥重院士蒞校演講實錄
此一來,你一生所能成就的事情就更多。期許各位立志做大事,胸懷大志追求知識。
謝謝各位!
向教授請益
問:思考和學習何者重要?
答:如果是用思考的方式來學習,學習還是有其價值,但如果是被動的學習,是以接
受灌輸的方式來學習,則並非良方。因為知識浩瀚,永遠灌輸不完。重點是要有
自己的想法,有了想法之後再去學習自己需要的東西,學習千萬不可沒有方向,
而方向是經過思考得來的。哈!故意這樣回答你。其實學習還是重要的。你可能
不覺得現在學數學對將來會有什麼幫助,其實高中的數學很有用,我運用高中數
校 友 憶 往
學已50年,到現在都還派得上用場,因為最基本的知識也是最實用的。
問:如果同時對很多主題有興趣,不知要選擇何者為目標,該怎麼辦?
答:選擇一至兩項主題聚焦。我們不可能樣樣兼顧,其實有一兩樣強項就夠了。
孔祥重教授(左)回答學弟左承翰(099-224班)提問,中間為王登方校長。
(2011.12.20馮宇禎攝)
187
��90.indd 187
2012/5/7 ��5:17
學生反應熱切、提問踴躍,手持麥克風提問者為陳誌偉(099-224班)(2011.12.20馮宇禎攝)
問:您覺得思考很重要,那麼「放空」很重要嗎?您就真的一直想嗎?
答:我剛才說睡眠時也很有用,其實睡眠就是在「放空」,放空就是讓精神跳脫原來
的思維和方法。與不同專長領域的人對話,相互學習,也是跳脫原來的思維的方
式。
問:思考創造力與謀職所需培養的能力,具備何者才比較容易在社會上生存?
答:謀職是小事一樁,千萬別為了謀職而決定一生的目標,這樣的層次太低。如同我
前面所說的,各位應期許自己能對人類文化有所影響,而不僅是求生存而已,立
定高遠目標並努力實踐,人生會更快樂滿足。
後記:大師風範
2011年12月20日孔教授演講後,同學們排隊至講台前提問,教授約以30分鐘的
時間回答近20位同學所提出五花八門的問題。孔教授全程笑容可掬,耐心為學弟們解
惑,令人如沐春風。期間筆者眼見已超過預定時間,恐耽誤教授下一個行程,因此詢
問孔教授是否到此為止。然而教授不忍見學弟失望,他表示他會向下一個會議的參與
人員致歉。本次校友大師啟蒙會活動全程歷時1小時20分鐘,孔教授停留在母校成功高
188
��90.indd 188
2012/5/7 ��5:17
H ow t o Beco m e a T h i n ker─孔祥重院士蒞校演講實錄
中的時間比原定多了40分鐘,教授感念母校栽培及提攜學弟的情義可見一斑。12月25
日凌晨,筆者再度收到孔教授來信,他將演講前寄來的投影片稍做修改並附在信中,
孔教授表示,學生們的熱切表現及懷抱的志向令他深受感動,學生們能提出很好的問
題,讓他感到非常驚喜,這些學生是臺灣未來所倚靠的一群人,成功高中必然做了對
的事情,同時也期勉師生繼續精進。孔教授於百忙中仍心繫母校,演講後再次增修投
影片以引導學弟的盛情,令人感動與敬佩。
校 友 憶 往
孔祥重教授2011.12.25來信勉勵
189
��90.indd 189
2012/5/7 ��5:17